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争做“四有”合格教师—牛彦兵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12-29 | 点击数: 】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

争做“四有”合格教师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姓名:牛彦兵

  动医动检专业党支部

2017年12月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争做“四有”合格教师

牛彦兵

12月份,按照学院党委的部署,分院党委继续坚持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报告。通过学习,使我们高校教师深刻体会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是指导新时期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在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发展战略,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办学方向,全面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四有好教师培养,全面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做强做精教师教育,着力培养大批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国家的教育事业,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一脉相承的教育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教育问题的系列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当代中国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深刻系统全面地回答了当代中国教育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成果。

1.坚定不移地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习近平传承创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重视宏观战略思维,注重顶层设计,遵循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协调的规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教育的定位与布局。习近平就强调,要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

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优秀人才、推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充满激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将“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期盼的首位,作为重要奋斗目标,表明了新一届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关注。他强调,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再次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我们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刻地阐明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时代使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条件下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2.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后,习近平在多次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中更加突出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八一学校视察时提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深刻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彰显了党和国家的教育价值取向: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牢地把德作为根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养的人才为人民服务,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教育担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突出的文化软实力;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然是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国家发展的教育。因此,习近平多次强调学校要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强调广大教师要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不应该将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在新的条件下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中树立文化自信,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指出,要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要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上,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古今中外丰富的思想文化文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本人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积极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论述,是在教育战线上全面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关于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论述,立足我国国情、教情,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系统阐释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表明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中的关键地位。教师教育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育育人之人,是培养教师的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是立德树人的源头,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奠基工程,在教育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我们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将教师教育工作摆在学校事业的重中之重和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通过综合化提升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内涵,在综合化转型过程中坚守教师教育特色,整体提升教师教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把习近平关于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大战略布局,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做好教师教育顶层设计,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广大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着力培养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为这些教师成长为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和未来的教育家奠定坚实的科学思想基础。

关闭